(一)細化過程管理,夯實教學成效。加強和優化教學管理,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研究,做到精細化管理。
1.圍繞目標分解任務。期初質量分析會后,各年級明確總體發展目標,逐層簽訂教學質量目標分解責任書,緊扣團隊協作打好團體仗的宗旨,從年級組、學科組、班級組等層面擬制出科學合理的2019屆中考質量獎勵方案及七、八年級教學質量獎勵方案,加強團隊凝聚力,形成教研合力,在目標引領下力爭各年級及中考成績穩中提升、進位提質。
2.科學安排教研活動。各教研組每月安排一次專題教研活動,原則上利用周一下午第三節課全校統一安排教研活動。期初教研組按月主題做好教研活動計劃,做到定主題、定時間、定地點、定責任人(每學期不少于四次教師專題活動,不少于一次學生學科主題活動)。由教學部門統一協調審核后,公布于校園網站,各組按計劃規范推進,期末教學部門根據各組實施情況和有關活動資料進行評比表彰。
3.有效落實集體備課。各備課組根據教學部門的統籌安排,每周嚴格落實兩課時的集體備課。備課組長期初做好主題發言人任務分工,集體備課時主講人根據學科悅動課堂建設要求,結合課件圍繞“學習目標、重點落實、難點突破、課堂檢測、作業布置”等項目進行說課,其他教師補充完善,備課組長做好研討記錄,包掛干部到位督促。每周辦公會上包掛干部匯報各組集備情況,教學部門匯總,納入績效考核系統,每月公示。
4.壓實教學五認真針對性檢查。教學處針對學習目標制定、合作學習設計、分層作業、有效批閱等方面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教學五認真完成情況,并做好檢查記錄及時反饋。結合評教評學工作,確保教育教學工作有效落實。
5.落實包掛校干聽課制度。包掛干部每周有針對性做好推門聽課、預約聽課、跟蹤聽課工作,教學部門每周集中反饋包掛校干聽課情況;配合落實階段性教案檢查、作業批改、聽課筆記等五認真檢查,及時作出評價,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6.加強課堂教學巡課監控工作。教學處及年級管委會成員加強早、晚自習及日常課堂巡視,突出巡查課堂管理和學生聽課狀態問題,杜絕擾亂課堂不聽課不學習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師生交流并落實整改,必要時家校協同嚴肅整改。巡查情況及時上傳電子巡課系統并將紙質稿送交年級處。
7.根據教學需要有機跟進練習檢查。各年級各學科根據教學規律和學情調研需要,利用彈性離校等時間有機安排必要的練習檢查,年級處和教學部門提供服務保障,及時了解檢查結果,協調教學整改。
8.繼續用好班級日志和家校聯系日志。用好班級日志,加強課堂情況記錄,落實班主任課堂監控;用好家校聯系日志,加強家校共建,協同育人。
(二)依托項目建設深化悅動教研。
1.不斷豐富悅動課堂課型建設。遵循學科教學規律,不斷完善悅動課堂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實驗課等課型結構建設,作為本學期一個教研重點項目,教研組引領備課組研磨,反復實踐探索,形成科學課案,期末教學部門統一整合總結。
2.有機推進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建設。教學處在現有的基礎上,調研整合一套最基本的小組合作學習操作和評價激勵系統,鼓勵班級和教師個性化評價應用。教學部門、德育部門聯合研制“星級合作學習小組”評價激勵辦法,積極推進實施。
3.深入探索校際聯盟教研機制建設。繼續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全員同課異構、命題交流、中考研究等活動,激活教研氛圍,優化教研成果。
4.創新做好適合教育課程開發。尋求家長委員會支持配合,探索周六特殊服務班管理機制。繼續強化午間管理,優化靜校午休及檢測制度。同時利用好周五新時空、特需班輔導等資源,有效落實生活課程、分層教學及輔導工作。繼續探索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根據我校“初中悅動寫作課程基地建設”申請結果,完成課程建設準備階段工作。組織教師學習文件、方案,形成共識,明確課程建設要求,制定課程實施計劃。結合教學樓后實驗田基地,指導綜合實踐組、生物學科組老師、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