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薦讀——長成一棵樹
作者:學校辦公室 來源:徐州市三十三中 發布時間:2017年6月17日
長成一棵樹
江蘇徐州 王馨蕾
那是一段搖搖晃晃成長的日子。
校園已漸漸安靜,走廊上昏黃的燈光拉長了我和語文備課組長杜老師的影子。她因激動,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臂,大聲地說:“對,就這樣,傾聽學生,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眼睛有點濕潤。即便是現在寫到這里,我仍然有點想落淚的沖動。已經試講六遍了,我才剛剛找到一點兒上課的感覺——關注學生,傾聽學生,與學生對話。我才有了當老師的真切感受。我才發覺,自己不再是教參的傳遞工具。
小小的肯定,大大的信心。那個時刻,我明確了,要想在課堂上長成一棵樹,就要將根脈伸展到學生中間。
公開課的下課鈴剛剛響過。我還沉浸在自己炮制的優美畫面與優雅音樂中。與于校長一起走下實驗樓的臺階。“語文綜合實踐課,有了美的形式和內容,更多的是不是應該在語文本身下功夫,讓課堂回歸到語言、文字、文學上來。”原本還沾沾自喜的我,忽然醒悟:我們的課堂,不管用什么形式,都應立足在語言、文字、文化上;都應該引導學生在文本之中行走,讓整個課堂充滿“語文”味,綻放出濃郁的書香氣。
短短的樓梯,長長的啟示。那個時刻,我明確了,要想在課堂上長成一棵樹,就要拋棄繁雜的形式,根須扎向學科深處。
4號樓二樓辦公室。語文教研組長蔡老師評課還是那樣慷慨激昂,恨鐵不成鋼地把桌子拍得砰砰響。她突然停住了,湊近我問“史鐵生的文章,你還讀過哪幾篇?”我在腦海中快速搜索,卻一片空白。“去,多讀幾篇,會大有啟發。”我惟命是從。找來《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細細品讀,書中人物真得更加豐滿,一個個向你走來。一個作家的其他作品,可以成為文本的注解,將你引向更豐富的空間。
簡單的提示,厚重的收獲。那個時刻,我明確了,要想在課堂上長成一棵樹,根系就要鉆到地層深處。
我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想這三節課,三個場景,三段對話,它們時時提醒我,要想在課堂上長成一棵樹,枝葉搖曳,汁液流轉,根系便要努力的在暖暖的溫度中,往深度、廣度里生長、延展、拓進。
由根須汲取的營養,在課堂的踐行中,傳送到每片葉、每朵花中,引領著學生一起傾聽生命拔節的聲音。
為了這種聲音,我必須一直努力。因為,這種聲音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點擊下載原文: 長成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