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 讓考場作文更有感染力(于欣校長)
作者:學校辦公室 來源:徐州市三十三中 發布時間:2019年7月9日
聚焦中考 讓考場作文更有感染力
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于欣
時下,語文界流傳著一句令人辛酸的笑談:考場作文,一壺永遠燒不開的水!言下之意,是說我們的作文教學,耗費了師生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卻總總收效不大,質量不高,學生為考試而作文,為作文而造情,生搬硬套,敷衍湊數,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能打動人的佳作簡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究其原因,是作品缺少應有的感染力所致。所謂感染力,是一篇文章中包含有豐富的信息價值,字里行間流淌著自然真摯的情感,語言文字背后折射出發人深思的智慧光芒,讀后有令人心旌神搖、不忍釋卷的吸引力和審美愉悅。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考試要求,進行寫作,使自己的考場作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既恰到好處的表情達意,又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認為,首當其沖的是增強作文的感染力!具體來說,用鮮活的材料充實內容,用細致的描寫激活篇章,用睿智的感悟升華思想,用豐富的表達美化語言。果真如此,或從其中的某一點來作為主攻方向,那么作文的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一、用鮮活的材料充實內容
縱觀近年來的考場作文,題材陳舊、言之無物的現象比比皆是,這類考生寫同學之情多是助人為樂,考試決不作弊;反映親情常是雨中送傘,夜半發病之類;表現師恩難忘則要么老師暈倒臺前,要么病危難治等等,難以卒讀。細細剖析此類弊病,多系考生遠離生活、生搬硬套、缺少真情實感的緣故。我們不妨把這類作文成為“過期霉變”作文。實際上,追求新鮮、崇尚靈活永遠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們穿衣服喜歡時尚,買菜講究新鮮,服藥注意有效期一樣,作文要緊扣生活脈搏,追趕時代步伐,講究自然、生動、鮮活,才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誠如斯,要注意以下幾點選材問題:
首先,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白居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頭之水,要提醒自己留心觀察,細心體悟,號準時代脈搏,引進時代活水,讓社會熱點、時尚主流注入文中,例如“神六”巡天成功,臺海關系的升溫,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倒行逆施等等,我們若能讓自己養成關注世界、思考生活的習慣,就能拓寬寫作視野,擇取時代大潮中的朵朵浪花,從中折射出社會生活的斑斕色彩,文章自然會卓而不群,新鮮動人。
其次,還應聚焦日常生活。季節的流轉,人間的至情、生活的得失、信念的沉浮等,都會滲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不失時機的進行思索與感悟,用自己獨特的眼光捕捉“人人眼中有,人人筆下無”的素材,化腐朽為神奇,養成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必能于平淡處發現閃光的東西,文章必能以小見大,引人注目。
此外,還必須調用自己的閱讀積累。即把課外閱讀中積累的材料,化成作文的有機養分,充實文章內容。例如,我們可以把從閱讀中聆聽的歷史回音,觸摸到的人世冷暖,領略到的異域風情等材料,根據主旨的需要,恰當的充實進自己的文章中,何愁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濤? 寫出的文章又何愁不視野開闊、別具風格?古人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豐富取材的角度講,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二、用細致的描寫激活篇章
作文若想打動讀者,還必須在充實材料的基礎上,用細膩的筆觸來來潤色篇章,使作文疏密有致,開合有方,禁得起推敲。這就要求我們把目光聚焦于生活的細枝末節,潛入情感深處,把關乎生活本質的細微之處描摹出來,把舉手投足、表情神態活化出來,把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傾瀉出來……用具體細膩的材料來詮釋感受,這樣,文章就會充實生動,豐盈自然,富有感染力。文章不是無情物,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文字,往往在細節處見精神。請看下面的文字:
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灘草惹笑了。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邊的兩朵,一朵面朝我,張開薄薄的粉紅花瓣,似有吟吟笑聲入耳;另一朵則扭頭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顏。我禁不住也笑了起來,先是微笑,繼而哈哈大笑。(劉亮程《對一朵花微笑》)作者通過細致的描寫,盡顯出野花的嬌艷明媚,熱愛自然、欣賞生命的情感溢于言表。這樣的描寫,勝過千萬句“我愛自然” 的空洞口號!
我探頭看見鄰居雙手拼命招著,“你兒子,你兒子,被開水燙著了!”我一聽渾身都軟了,手顫抖著跑出去。在樓梯上摔了一個跟頭,側著身子滾了下去,頭砸在水泥地上“砰”的一響。……我撐著跑回家……在兒子的腳后跟處輕輕一摸,一塊皮就掉了下來。……兒子的褲子被剝下來了,幾小塊皮也帶了下來,粘在褲腿上,小腿上露出粉紅的肉。我一身都軟了,眼前一黑,身子靠著墻溜了下去,心里像有一把刀,把心臟啊肺啊割成了血淋淋一片一片的……(閆真《滄浪之水》)讀后心中不禁悚然,文中沒有一個字直陳愛子之意,卻分明讓讀者從字里行間真切體會到什么是“心疼”!感同身受,印象深刻,細節描寫的妙用,力透紙背。
梅格安懷里抱著魯西——她愛極了的布娃娃來到我們面前。她緊緊地將它摟在胸前,把她圓圓的小臉貼在魯西扁平的、被涂上顏色的臉上,給了它最后一個吻,然后將它輕輕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親愛的,” 我說,“你不必把魯西捐出來,你是那么喜歡它。”梅格安嚴肅的點了點頭,眼睛里閃爍著被她強忍著沒有流出來的眼淚:“魯西給我帶來了快樂,媽媽。也許,它也能給那個女孩帶去快樂的。”我突然意識到,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東西捐贈給別人,而真正的慷慨卻是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給予別人。(伊麗莎白·考伯《真正的慷慨》)這段話運用白描手法將小女孩梅格安如水的純潔、誠摯的仁愛刻畫的惟妙惟肖,而又感人至深。試想如果大而化之的敘述“梅格安是個純潔真誠的孩子,有一次她居然把自己最喜愛的布娃娃捐贈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其感染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當然,我們不能為了描寫而不惜筆墨的大加渲染,而要根據主旨的需要,或對人物外貌特征加以勾勒,或對人物語言神態進行刻畫,或對人物動作心理深入描摹,必要時還要對環境進行真切的渲染,以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動情節發展。這樣我們筆下的文章,才能行神畢肖、聲情并茂,給人以無限豐富的視聽感受和閱讀沖擊。
三、用睿智的感悟升華思想
作文是對生活的反映,但決不是對生活的簡單復印,它應該是也必須是作者對生活的個性化反映。然而生活是復雜的,對它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表層,還需要用睿智的感悟升華思想,用理性的思考深化內容。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讓眼睛洞察生活的波瀾,讓思維靈敏的感受生活的本質,讓心靈鮮活的成長為一顆會開花的樹。這樣,走進生活,瞭望人生,就會從瑣碎的生活中提煉哲理的思考,從平凡的事件中發現樸素的真理,反映到文章中,才能讓讀者更深刻地體驗人生滋味,感悟人生真諦,從而增強文章的深層感染力,才能言之有物,字字珠璣,發人深省。請看下面一組睿智的感悟,能不令人怦然心動嗎?
在生活中,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信心;而是因為失去了信心,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自信的價值》
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尤其當午夜夢回時,枕著它,使人得以安然入眠。 (《良心如枕》)
愛心是不需要回報的,但愛心是可以傳遞的。如果說,每一件善事是一顆珍珠的話,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條金線。用愛心把它們穿起來,這就是一條最珍貴無價的項鏈。(《愛心無價》 )
不顧車馬勞頓,輾轉回鄉,探望已風燭殘年的祖母,聽她絮叨過往的歲月,叩問明天的短長,我突然明白,枯藤老樹的魅力不在于風景的濃淡,而在于歷盡滄桑的簡約和曾經結果的豐盈!(《回鄉偶書》)
可想而知,在敘事的基礎上,篇末有了這般深沉睿智的感悟,該會產生多么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文章也會因此而升華到新的層次。但這些沉甸甸的思想絕不會像流星一樣突然降臨,它需要培養。這就要求我們凡事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追問,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洞察生活的本質;要敢于解剖自我,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自我,歷練洞悉生活的能力;還要進行廣泛的閱讀積累,用先賢名家的信念來涵養自己的智慧,用燭照千古的思想來激活自己的思維。讓思考趨于成熟深刻。當然,還需要一顆坦誠博大的愛心作為一切思想的基礎。
四、用豐富的表達亮化語言
海德格爾說過:“語言,是思想的家園。”一篇文章,要想打動讀者,給人以思想啟迪和審美的享受,不能忽視了語言的推敲。在準確的基礎上,要力求生動形象,文氣激蕩,賞心悅目,發人聯想。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注意煉字煉句,做到表情達意準確形象;另一方面,注意恰當的運用修辭手法,使語言閃亮多姿,讓文章更富有活力和情趣;此外還要注意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使文章神采飛揚,意趣橫生。下面略舉幾例,讓我們從豐富的表達中來體會語言的魅力,獲得美的感染和有益的啟示。
蒼鷺的眼晴最美,狹長如一葉含羞草,滾圓的瞳仁如一粒黑珍珠,瞳仁覆蓋一層膜。因在光線的作用下,顯得變幻莫測;轉動時顧盼多情,定睛時則似乎陷入哲理的沉思。蒼鷺最美的動作是涉水而行,細長的、有鱗的兩只腳高高地交替提起,九十度彎曲,稍稍停頓,四只帶蹼的趾爪蜷縮如拳,然后腳桿傾斜朝下,趾爪平面張開,無聲踏下如一片枯葉。蒼鷺最美的姿態是悄然佇立,單腿落地,一翅半展,長頸彎曲朝后,白色的頭枕在幽黑的蓑羽上。在我看來,這時侯的蒼鷺便仿佛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徹悟了生命的奧秘。而我,面對蒼鷺也就心靜如水,寵辱偕忘,什么也不再看見,什么也不再思量了。(——《蒼鷺 蒼鷺》)
細讀以上選段,從作者精心錘煉的字句上,特別是加點短語和劃線處句子,讓我們從字里行間能分明感受到蒼鷺的高潔嫻靜與仙風道骨,觸摸到文字背后的審美意趣和徹悟,讀后令人擊節贊賞!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這樣一段珠玉之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讀后心海里似有朵朵蓮花在碧荷叢中盡展生命的本色,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讓人見其形、賞其色、聞其香,心靈也似在荷塘中洗滌過一般,了無雜塵。
又如王飚的《享受生活》開篇有這樣一段排比:“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是在享受著陽光雨露的滋潤中追求著自己的果實;我相信每一只雄鷹,都是在享受著云天萬里的遼闊中練就了自己一雙有力的翅膀;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享受著美妙多彩的生活中正一步步把夢想變成人生的輝煌。”其文氣疏蕩,一氣呵成,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自然有一種灑脫豪放的韻味,才一開頭,已盡得風流,令人不忍釋卷。可見用語工麗的妙處。
誠然,作文并非一日之功,但相信我們只要勤于觀察,熱愛生活,做有心之人,;細致體驗,留心生活,做有情之人;善于思考,升華生活,做智慧之人;注意錘煉語言,工于表達,在考場上一定能譜寫出動人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