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薦讀——如何寫好一份簡明教案
如何寫好一份簡明教案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而又至關重要的工作,備課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見備課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中,是教學工作不可回避的關鍵關節。如何寫好一份簡明有效的教案,至關重要。
一、教案的原則性要求
1.科學性。
所謂符合科學性,就是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設計教學過程,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那種遠離課標,脫離教材完整性、系統性,隨心所欲寫教案的做法是絕對不允許的。
2.創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么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干。
盡管備課時要去學習大量的參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聽取名家的指點,吸取同行經驗,但課總還要自己親自去上,這就決定了教案要自己來寫。教師備課也應該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
從課本內容變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紙上,形成書面教案,繼而到課堂實際講授,關鍵在于教師要能 “學百家,樹一宗”。在自己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地涉獵多種教學參考資料,要汲取精華,取去糟粕,對別人的經驗要經過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獨立思考,然后結合個人教學體會,巧妙構思,精心安排,從而寫出自己的教案。
3.差異性。
由于每位教師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班本校的特點,因材施教。
4.藝術性。
所謂教案的藝術性就是構思巧妙,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得到美和快樂體驗。
教案要成為一篇獨具特色“課堂教學散文”或者是“課本劇”。所以,開頭,經過,結尾,要自然遞進,立體推進,順暢有效。
教師的說,談,問,講等課堂語言要字斟句酌,該說的一個字不少說,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能說,舉手投足,盡在準備之中。
5.操作性。
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簡繁得當。
6.生成性。
由于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生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
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
學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么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要因勢利導,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二、教案的具體項目
1.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2.教學目標(注意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設計)
3.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4.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5.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6.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7.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環節、方法步驟)
8.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9.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10.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三、教學過程必要環節預設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如是復習導入,復習那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主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梯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怎樣反饋展示?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如何適當滲透學科教學精神和價值觀?
3.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布置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鞏固性、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